2025 年 3月24日至3 月 25 日,浙江大学兽医药理毒理学科发展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动物医学中心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特邀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的 11位权威专家,围绕浙江大学兽医药理毒理学科发展规划、技术创新方向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
会议由浙江大学动物医学中心主任周继勇教授主持。周继勇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兽医药理毒理学作为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学科,面临着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等领域的新挑战。他强调,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兽用药物的合理使用与安全监管成为行业关注焦点。浙江大学作为 双一流建设高校,十分重视兽医学科发展及兽药创制成果,浙江大学动物医学中心作为动物生物制品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建成了2000 m2的加强型动物生物安全Ⅱ级实验室,聚焦重大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防控技术攻关,致力于推动兽医学科的创新发展。周继勇特别提到,中心以国家《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为导向,重点突破新型兽用疫苗研发、药物残留快速检测等关键技术瓶颈。
在学科发展汇报环节,彭大鹏教授介绍了浙江大学及动物医学中心发展历程,系统阐述了浙江大学兽医药理毒理学科的建设基础、人才队伍、科研成果及未来五年规划。重点谋划了学科在新型兽用药物研发、药物残留与食品安全、耐药性与疾病防控等方向的研究布局,并提出构建 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的发展目标。
来自吉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学科定位、人才培养、科研方向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邓旭明教授建议加强国际前沿技术合作,曾振灵教授提出加强资源整合重点突破的建议,张继瑜研究员就推动成果转化提出具体方案。孙志良、马红霞、刘健华、邱银生、李艳华、黄玲利、王丽平、杜向党等专家分别从兽药GCP平台、动物药学专业、新兽药研发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专家们一致认为,该学科应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强化交叉学科融合,提升行业服务能力。
周继勇教授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将充分吸纳专家意见,优化资源配置,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兽医药理毒理研究高地。会议期间,专家团队还实地考察了动物医学中心实验室及科研平台,对中心的硬件设施和科研条件给予高度评价。
本次咨询会的成功举办,为浙江大学兽医药理毒理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学科将以此为契机,加速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的深度对接,为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浙江大学动物医学中心
2025年3月26日